各二级学院及有关单位:
经研究决定,现开展2023年度宁波文化研究工程(第一批)申报工作,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宁波文化研究工程是繁荣宁波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载体,也是事关宁波文化强市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宁波文化研究工程五年实施方案(2022-2026年)》和《宁波文化研究工程2023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突出大文化,开展大研究,实施大工程,打造系列化、标志性重大成果。
二、课题名称
(一)学术著作
1.宁波帮文化系列研究
2.宁波学术流派及其思想研究
3.宁波大运河文化系列研究
4.阳明文化系列研究
5.宁波宋韵文化研究
(二)咨政报告
6.河姆渡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定位与策略研究
7.宁波红色根脉赓续和传承研究
8.新时期宁波百里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研究
9.宁波文化数字化发展策略研究
10.宁波千年罗城复兴研究
项目研究内容、经费及成果要求详见附件1。
三、申报人条件
1.系列研究作为整体项目申报,申报时应明确总负责人及各子课题负责人。
2.申报人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3.课题负责人在本次项目中只能申报1个项目。
4.未按期完成所承担市级以上(含)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除承接市哲社科办直接委托研究或因研究需要而约定的课题之外),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四、项目管理
1.通过评审立项的宁波文化研究工程项目及其子课题列入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按照《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甬哲社科办〔2023〕4号)管理。
2.申报项目经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市社科院(市社科联)组织专家评审,经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党组研究同意后予以立项,并签订协议书。
3.经费管理:经费分两次拨付,立项协议签订后,拨付50%经费;项目完成并结题(著作出版)后,拨付剩余50%经费。
4.成果形式:成果形式为著作的,原则上不少于25万字(版面字数),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原则上不少于3万字,并需附决策建议稿(2500字左右)。
五、申报办法
1.须按此次通知研究选题进行申报,不接受其它选题;申报时1-10项目所列选题即为课题名称。
2.本次项目采取网络申报方式,宁波市社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登录宁波社科网主页(http://www.nbssa.org.cn/),从右侧功能区中的“宁波市社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入口进入。
六、申报流程
1.本次项目为限项申报,我校名额10项。
2.8月15日前,请各学院将电子版申报书和活页上报科研处,逾期不予受理。
3.8月18日前,学校根据专家评审择优确定推荐项目;同时,科研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反馈形式审查意见。
4.8月22日10点前,申报人完成系统申报;另外,各学院科研秘书统一将电子版与纸质版申报材料交至科研处,纸质材料包括:《宁波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申报表》(附件2)2份,《项目设计论证(活页)》(附件3)6份。纸质申报表、活页一律使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
联系人:徐凯莉(2907),闫磊(2075)
科研处
2023年7月30日